導讀: 物聯網世界是一個感知的世界,主要包括感知層、傳輸層、平臺層和應用層。俗話說,好的開始是成功了一半,而感知作為物聯網的“排頭兵”,其作用自然不必質疑,特別是在智能化、物聯網的今天,傳感器賦予物體“生命”。
物聯網世界是一個感知的世界,主要包括感知層、傳輸層、平臺層和應用層。俗話說,好的開始是成功了一半,而感知作為物聯網的“排頭兵”,其作用自然不必質疑,特別是在智能化、物聯網的今天,傳感器賦予物體“生命”。
在物聯網行業,我們經常將傳感器比作人類的五官,但它并不負責貌美如花,它負責感知,試想沒有五官的我們除了一個“丑”字形容外,生活還能有顏色、聲音嗎?
而今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里,什么東西都能“人化”。繼互聯網之后,物聯網上演了一出“萬物成精”的好戲,西游記、義妖傳、封神榜中的情景于現在社會就要成真了。
白龍馬被迫下崗,達到L4/L5級別之后的電動小汽車開起來節能環保還不吃草,更是能自己隨心所欲的跑;路見不平一聲吼,聲控路燈亮一宿;哪里有壓迫,哪里就有壓力傳感器……
而之所以會有單方面撕毀“建國后不準成精”協議的舉動出現,很大一部分責任應該歸咎于物聯網,而物聯網中,傳感器又是其命門,也就是它讓汽車、家居、路燈、甚至手機等等這些新時代下的物件兒一一成精,化身成有鼻子有眼,能聽會說的“妖精”。
近年來,我國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,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%,2011年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80億元,到2016年達到1126億元,2017年增長至1300億元,同比增長15.45%。物聯網作為下一波科技浪潮,萬億連接數背后意味著傳感器出貨量也將迎來一個爆發,傳感器的產業規模和效益增長空間可想而知,多么撩人。
屆時,傳感器裝備到各種各樣的物件兒上,滿地跑得可都是比人的感官還要靈敏的“妖精”了!
在傳感器的加持之下,房門、椅子、電燈泡,摩托、汽車、紅綠燈,天上飛的、地上跑的、海里漂,水下游的,各式各樣的東西皆顯神通。為防以后不曉得,咱不妨先認識認識各位“大仙”。
本文由入駐OFweek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舉報。
地址:浙江省象山經濟開發區宏圖路10號
電話:0574-65085296
傳真:0574-65086277
手機:18067565272
官網:www.onminer.net